点击本文中加粗蓝色字体即可一键直达新药情报库免费查阅文章里提到的药物、组织、靶点、适应症的最新研发进展。
近期,《Infection and Drug Resistance》期刊刊载了一项由郑州大学第一附属医院呼吸内科杨睿教授主导的研究成果,聚焦于侵袭性肺真菌病(IPFD)患者在应用两性霉素B胆固醇硫酸酯复合物(ABCD)进行抗真菌治疗时的疗效与安全性。该研究采取雾化吸入联合静脉注射的治疗策略,与仅用静脉注射的方法进行对比分析。
该项研究采用单中心、回顾性的队列研究设计,分析时间范围设定在2023年10月至2024年3月之间。这一期间,研究团队选择了接受ABCD治疗的IPFD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患者的具体治疗方案由临床医生根据个人病情决定,并将患者分为两组:ABCD雾化吸入联合静脉注射组(联合治疗组)与仅接受静脉注射的患者组(静脉治疗组)。研究者对比了两组患者在临床特征、药物剂量及疗程、治疗有效率和不良反应等方面的表现。
结果显示,此次研究共纳入了32名IPFD患者,其中两组各16例。研究初期,两组患者的基线临床特征无显著差异。在确诊、临床诊断及拟诊的患者构成上,联合治疗组中分别有4例、7例和5例患者,而静脉治疗组中则分别为1例、11例和4例。两组在ABCD用药总剂量上的差异不显著(1675mg对比1800mg,P=0.611),但在用药持续时间上,联合治疗组显著少于静脉治疗组(8天对于12天,P=0.032)。这提示联合治疗可能降低住院感染的风险。此外,联合治疗组的治疗有效率为93.75%,显著高于静脉治疗组的62.50%(P=0.033)。
在不良反应上,包括发热、寒战、低钾血症及肾毒性等,绝大部分为1-2级反应,未见患者因不良反应中止治疗。在雾化吸入过程中,出现呼吸困难、突发咳嗽及哮喘等症状的患者仅为联合治疗组中的1例(6.25%),整体发生率较低。
研究总结指出:相较于单纯静脉注射,ABCD雾化吸入联合静脉注射治疗在提高IPFD患者疗效方面表现更优,且不增加不良反应风险,还能有效缩短治疗时间。这项研究为IPFD的精准化治疗给予了新参考。
免责声明:新药情报内容编辑团队专注于介绍全球生物医药健康研究的最新进展,本文旨在给予信息研讨,不代表任何立场或治疗方案推荐。如需专业医疗建议,请咨询正规医疗组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