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击本文中加粗蓝色字体即可一键直达新药情报库免费查阅文章里提到的药物、组织、靶点、适应症的最新研发进展。
2024年9月18日,百济神州宣布,其注射用BG-T187的临床试验申请已取得国家药品监督管理局(NMPA)的受理。这一进展标志着百济神州在新药研发领域又迈出了重要一步。
根据百济神州的研发代码命名规则,新药物形式顺利获得不同代码区分:小分子药物无字母标识,“A”代表单克隆抗体 (单抗),“B”代表双特异性抗体 (双抗),“C”代表抗体药物偶联物 (ADC),“R”代表重组蛋白(包括细胞因子等)。而在BG-T187中,“T”则意味着三特异性抗体 (三抗)。现在,百济神州在其最新的研发管线中,共有三款三抗,BG-T187被认为是三抗中的一种创新形式。
百济神州的创新药物布局涵盖了多种形式,除了细胞疗法和mRNA疗法仍处于初级研发阶段外,其余药品均已进入临床试验阶段。在过去两年里,公司在多种新药类型的研发上取得了显著进展,包括PROTAC、双特异性抗体和抗体药物偶联物(ADC)等多领域。具体来说,PROTAC药物覆盖了BTK、EGFR和IRAK4等靶点;双抗药物针对Claudin6/CD3、MUC1/CD16、CEA/4-1BB以及GPC3/4-1BB等靶点;而ADC药物则瞄准了B7H3、B7H4、CEA以及FGFR2b等靶点。此外,前药细胞因子如IL-15等也在其研发管线中占据一席之地。
对GPRC5D、CD40和CD47等热门靶点进行深入分析的梳理系列,进一步强调了百济神州技术研发的广度和深度。这些技术梳理系列不仅涵盖百济神州自身的研发管线,也对中国生物医药企业的整体研发态势进行了详细的比对和分析。
顺利获得对大分子新药研发的全面梳理,特别是对双抗和ADC技术等前沿领域的深入探讨,百济神州展示出其在生物医药产业中的影响力。其广泛布局与持续创新,为公司在全球药物研发中的领先地位奠定了坚实基础。
在中国生物医药市场竞争日益激烈的背景下,百济神州的技术全梳理系列覆盖了从基础研究到临床应用的各个方面,包括对业内热点药物和技术的全面概述。这不仅提高了行业透明度,也为未来的技术研发给予了重要参考。
免责声明:新药情报内容编辑团队专注于介绍全球生物医药健康研究的最新进展,本文旨在给予信息研讨,不代表任何立场或治疗方案推荐。如需专业医疗建议,请咨询正规医疗组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