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击本文中加粗蓝色字体即可一键直达新药情报库免费查阅文章里提到的药物、组织、靶点、适应症的最新研发进展。
全球肥胖问题日益严峻,儿童肥胖率的不断上升尤其引发了广泛关注。肠道菌群的失衡被认为是导致肥胖的重要因素之一。作为一种常见的膳食补充剂,菊粉在调节成人肠道菌群方面已有诸多研究证实其效用,但其在儿童肥胖方面的作用尚需更多研究来证明。
近期,泰国朱拉隆功大学的研究团队在《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Obesity》上发表了一篇题为“菊粉补充剂对肥胖儿童肠道菌群及微生物功能的增强作用”的研究论文。这项研究由Chonnikant Visuthranukul带领,旨在探讨菊粉对肥胖儿童肠道微生物组和代谢的影响。
研究采用了随机对照设计,将一群肥胖儿童随机分为三组:菊粉补充组、安慰剂组和膳食纤维指导组。研究人员顺利获得16S rRNA基因测序技术,详细解析了各组儿童肠道微生物群的变化,并综合评估了他们的临床和代谢特征。
研究结果显示,服用菊粉的儿童组在肠道微生物α多样性方面表现显著提升,评估用的是Shannon指数,这种多样性的增强持续至少六个月,表明菊粉对肠道菌群的多样性和丰富度有持续影响。
更具体地,菊粉补充组双歧杆菌的相对丰度显著增加。这种益生菌对维持肠道健康至关重要。同时,菊粉也增加了丁酸盐生产菌的比例,如Agathobacter和Subdoligranulum,丁酸盐是一种短链脂肪酸,可保护肠道黏膜和抑制炎症。
在微生物功能方面,菊粉补充组表现出蛋白酶体通路和核糖体生物发生通路的显著上调,表明菊粉促进了蛋白质合成,可能有助于增加肌肉质量,对肥胖儿童产生持续影响。此外,菊粉补充组还观察到组氨酸代谢通路的下调,提示菊粉可能有助于缓解肥胖相关的慢性炎症,并改善胰岛素抵抗等代谢指标。
研究还发现了肠道菌群变化与代谢健康指标之间的密切联系。比如,Faecalibacterium的增长与丁酸盐水平升高相关,而Fusobacterium的减少则对应肝脏酶活性下降和脂肪含量增加。Romboutsia的减少与瘦体重和瘦体质量指数减少相关联,而Eubacterium coprostanoligenes群与高热量饮食呈负相关。此外,Subdoligranulum的增减与BMI Z评分反向相关。上述关联表明,菊粉补充能促进肠道菌群与宿主代谢间的良性互动。
综上所述,研究证明菊粉能够选择性提升肥胖儿童肠道中有益菌的数量,重建肠道微生态,从而优化其临床和代谢状况。这一发现不仅展示了菊粉在儿童肥胖防治中的潜力,也为其作为肥胖干预的重要工具给予了科研依据。
免责声明:新药情报内容编辑团队专注于介绍全球生物医药健康研究的最新进展,本文旨在给予信息研讨,不代表任何立场或治疗方案推荐。如需专业医疗建议,请咨询正规医疗组织。